为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助力绿色发展,“五一”国际劳动节小长假期间,北京韩美林艺术馆联合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携手共建“美好回收”零废弃·环保回收 & 艺术共创公益活动。此活动旨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激发艺术创新潜能,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建设未来的美好生活。
活动五天时间内,前来参观的游客自行携带可回收废弃物(塑料制品、旧书、旧衣物),投递到专用的回收箱内,并通过收集回收、以“物”换“物”的形式,换取“美好生活”艺术市集体验卡,免费参与艺术体验项目。最终回收的这些废旧物品,在5月5日活动结束当天,摇身一变,在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艺术共创下,完成了“回收”重造,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废为美”。
小小投递,大大能量
艺术馆北展馆前的广场上,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三个长长的回收桶了。这是本次活动特设的“美好回收站”,不仅准备了投递废弃物的回收桶,还有各种环保小知识供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学习。
在为期五天的零废弃活动中,游客们踊跃参与,将闲置物品带到活动现场进行分类投放。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早早的准备好了闲置物品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意识到了自己投递闲置物品的意义,也学习到了环保的相关知识。
空空的回收瓶越来越满,小小的投递正在传送大大的能量。希望此次活动能在参与者的心中播种下一颗名为“环保”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小小的“美好回收站”汇聚了众多日常生活废弃物——塑料、衣物、书本。这些废弃物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实现华丽变身,实现真正的“零废弃”。
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5月5日下午,艺术馆还进行了一场名为“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环保主题宣讲,吸引了众多游客认真聆听。
我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塑料、衣物和书本。然而这些平日寻常之物的丢弃,却对环境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每年塑料产量高达3.3亿吨,自然界需花费200至500年才能分解;每天都有27,000棵树木被采伐以生产卫生纸,纸张的消耗量巨大;我们的衣物亦产生大量工业废弃物。
面对废弃物,我们能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通过回收和处理这些废弃物,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回收站不仅是废弃物的归宿,更是环保意识的体现:塑料可以被再生为新的塑料制品,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衣物可以通过捐赠或再利用的方式,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浪费;书本则可以经过分类和整理,提供给需要的人,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让“环保”不再是一个概念,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每一个人都承担起的责任。通过艺术馆工作人员的宣讲,现场的游客们了解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环保”,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更环保”。特别是认真的小学生们,更是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做贡献。
回收重塑,变废为“美”
对艺术创作来说,没有“浪费”一说——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表达的媒介。从矿泉水瓶到旧衣物,一样可以完成我们对“环保”概念的理解。
5月5日活动现场,专程前来参加零废弃环保共创的大人和孩子们,将这五天回收来的废弃物进行回炉重造。一部分废弃物通过拼贴重组的方式,进行环保背板装置制作;一部分废弃纸壳板被绘制成小动物立体装饰画。参与者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零废弃”的概念——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
一部分废弃物通过拼贴重组的方式,进行环保背板装置制作;一部分废弃纸壳板被绘制成小动物立体装饰画。参与者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零废弃”的概念——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
最后,全体参与者将双手涂满颜料,在共同创作的艺术环保背板上留下了各自的印记。每一个摁下的手印,既是对“美好生活”零废弃活动的纪念,也是对环保行动的承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保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与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发挥艺术馆与基金会的行业价值与社会责任,一起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 End -
撰文|刘昱彤
摄影|骆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