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参观有感
作者:田莉 发布时间 2011-11-06
  

韩美林艺术馆部分员工在国博合影留念

  融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于一体,经过四年的整修,重新开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它是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理应朝圣学习的地方。

  展陈设计
  国博的展厅目前只开放了北区,所设展览共有12个。其中:两个基本展览,两个常设专题展览,四个临时展览,四个特展。从展览内容来看,反映中国历史进程的文物展示是国博的灵魂和精华,几个临时艺术系列大展为其锦上添花,而在国博(天安门前)举办LV这一国际一线时尚品牌的展览,更表现出了国博领导人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国际视野和胸怀。尽管有人对在国博举办LV的展览有过些许微词甚至是争议,但我个人对此予以肯定和支持。我馆开馆已三年,展示作品从未更换。很多观众也曾询问,有没有新的展览,还想再来参观。多在我们艺术馆内举办一些其他的展览,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但是,当我进入每个展厅具体参观时,又不由得生发出些许遗憾。用某位老师的话来评价:“国博的展品件件都是好东西,但其展陈方式是国博近40年来之最差。”或许说的有点偏激,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要害。在跟着领导参观过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杭州历史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银川世界岩画馆、香港历史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之后,我会不自觉在心底里将国博与他们、与我们艺术馆作对比。我得出的结论是:尤其在一楼LV美轮美奂、充满设计感和存在感的展厅布展的对比下,国博的展陈方式太过于陈旧。
  我想说的是,博物馆发展到现在,除了把展品集中放置好供观众静静欣赏这种最原始的展陈方式外,一系列现代化的展陈方式、以“观众”为主的思想和理念应该运用并得以体现。如何以更生动、有趣的展览方式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引起观众兴趣和共鸣、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这一问题也是我们艺术馆可以努力的方向。

  宣教讲解
  单位组织去参观时,国博为我们安排了讲解,针对《古代中国》进行了一小时的讲解。讲解员身材娇小,头发盘起,脸化淡妆,手指上涂有淡淡的无色指甲油,其余的地方没有过多装饰,声音甜美,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是一个典型的南方气质小美女。讲解的感觉自然流畅,散发出沉寂、静谧、安定、和谐的气息,令人如沐春风。
  我会在心底里拿自己与她做一个对比。我本科毕业,工作三年有余,但自我的感觉却比较浮躁,还没能真正做到沉淀和积累。艺术馆在不断发展,领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自己的工作能力却没能够及时跟上。譬如英语:国航等几次外事活动,令我深知自己的英语离自由表达的境界还有很大一段差距,更别提现场口译。领导深信我的能力,但我确实没能到达他们的要求。再譬如活动策划、会场布置:这并非我的强项,但既然是我的工作职责范围内,我就有必要去提升,因为大部分工作能力其实都是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的。艺术馆前台事务有时繁重,但大部分时间相对比较轻松。讲解员是青春饭,自己有时候也会轻飘飘、自我感觉良好或者松懈懒惰。在我浮躁的时候,我就会自问一句:本职工作,真的已经做好了吗?——我想自己差得还太远。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着学习向上的心态,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国博那位讲解员一样,底气十足,做到“低调的奢华”。

(新闻来源: 韩美林艺术馆15.16期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