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暖阳中,2025“春耕计划”的美学之旅正温暖进行中。11月10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46位美术教师,带着对美育的探索与渴望,走出课堂,在北京开启了一段充实而精彩的美学“充电”之旅。
11月11日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地处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馆内荟萃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春耕计划的老师们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在这里,教师们沉浸于瑰丽多彩的中华工艺瑰宝之中。从织锦刺绣的细腻纹样到陶瓷器皿的典雅造型,从木作雕刻的匠心独运到金属锻造的精巧技艺,每一件非遗珍品都成为生动的美育教材。多位老师驻足于家乡的非遗展品前,在文化认同的共鸣中,思考着如何将这些民族美学的精髓更生动地融入日常教学。


▲瑰丽多彩的中华工艺瑰宝
11月11日
钞氏兄弟工作室

地处北京宋庄的钞氏兄弟工作室,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钞子伟与其兄钞子艺共同创办的艺术空间。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艺术家韩美林的门生,钞子伟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与创作实践,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当代陶艺的窗口。



▲钞子伟老师为春耕计划的老师们讲解介绍泥塑工艺背景、制作技巧和工具使用等知识
在工作室里,教师们体验了一场从泥土到艺术的生命对话。他们不仅近距离观摩了艺术家如何将一块普通陶土赋予深刻的理念与灵魂,更在钞子伟老师的细心讲解下,逐步理解当代艺术创作的思维过程。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为老师们带来了深刻启发,也为他们将来在课堂中引入当代美学观念,开拓了崭新的教学思路。



▲春耕计划的老师们动手体验泥塑工艺
11月12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集收藏、研究、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艺术精粹于一体的国家级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为教师们开启一场与中华文明的深度对话。



▲春耕计划的老师们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踏入国家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从古朴神秘的远古礼器,到流光溢彩的丝绸瓷韵,每一件静静陈列的国之瑰宝,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静态图片,而成为可触可感的历史见证。这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为教师们带来了深刻的教学启示。他们不仅从器物之美中直观地理解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与工艺水准,更在历史语境中感悟到美与生活的深刻联结。


▲感受国之瑰宝的魅力
此次参观极大地丰富了老师们的美育素材库,更启发他们未来在课堂上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长河中感知美、在文化的脉络里理解美,实现美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春耕计划”的初心,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浸润与学习,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质赋能。我们期待,老师们能将此行收获的感悟与视野带回远方的课堂,转化为滋养孩子们心灵的美育养分,让艺术的种子在青海的草原和贵州的苗岭深处,生根发芽,绚烂绽放。
美学充电,步履不停。春耕教师们的旅程还在继续,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春耕计划”美育共建项目,由韩美林艺术基金会豆豆基金支持,专注于为欠发达地区的美育教师提供专业成长支持。项目通过组织展览参观、名家讲座、艺术交流与实践创作等综合性研学活动,为在讲台背后默默耕耘的教师们推开一扇窗,帮助他们将美的感知转化为照亮课堂的温暖力量。
该项目于2023年率先在青海省西宁市落地,2024年进一步扩展至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截至目前,已有51名教师直接受益于此项目,间接受益儿童高达六千名,展现出持续而广泛的教育影响力。
- End -
撰文|姬明星
摄影|骆骥英